为积极响应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关于开展“全国科普日”主题系列活动的号召,深入推动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6月7日上午,“手艺·守艺——矢志创新发展,铸就文化强国”2025中国工艺美术科普教育周暨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活动在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隆重开幕。本次活动旨在以大师进校园为纽带,活态传承非遗技艺,激发师生创新思维,促进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安徽金牌盛典会展集团董事长戴海平出席并参与本次活动。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郭宝安,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早,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庚阳等嘉宾共同出席。在热烈的全场倒数声中,各位嘉宾携手启动仪式,宣告本次科普教育周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安徽建筑大学副校长李早与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郭宝安分别致辞,强调活动对搭建校协合作平台、赋能传统工艺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化身传统与创新碰撞的艺术磁场:省级非遗剪纸传承人携阜阳师范大学团队呈现剪纸艺术盛宴,精巧技艺展现指尖上的非遗魅力;安徽建筑大学非遗文创美育工作室带来融合创意与传承的展示,诠释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京剧名段轮番登场,戏曲国粹与地方文化名片交相辉映;现代B-box表演以强烈节奏感展现传统与潮流的碰撞,激发青春活力。
活动当天,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八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四校联动奉献了一场艺术盛宴,琳琅满目的展品生动诠释了守正创新的时代主题。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参与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戴海平阐述了专委会对工艺美术教育的深远愿景。他强调,造像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亟需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专委会未来将致力于推动数字化技术在传统造像技艺保护与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多学科在工艺美术教育中的交叉融合,并重点支持高校建立高水平的造像艺术实践基地与大师工作室,为青年学子搭建“深研传统、勇于创造”的成长平台。专委会期望通过系统性教育革新,培育兼具深厚文化素养与前沿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艺美术人才,让千载造像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永恒光华,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坚实的技艺与人才基石。